行业动态

扫描地方银行业:资产负债增速放缓部分地区不良反弹
(2017/8/18)

 


  上市银行陆续公布半年报之际,银监会派驻各地的监管机构也相继晒出各自辖区银行业成绩单。

  从已披露的地方银行业运行情况来看,区域表现差别较大。比如,有的地方不良率控制在1%以内,有的地方则出现反弹,不良率最高超过3%。

  在业内人士看来,除了实体经济去杠杆本身的影响之外,这一轮监管共振带来的影响,在银行业金融机构有明显体现。

  今年以来,去杠杆、严监管带来的共振效应,首先反映在银行业资产和负债规模扩张上。

  从13个地方银监局披露的辖区银行业运行情况来看,部分辖区银行业资产和负债规模较年初出现下降,且增速也较去年同期放缓。北京、青岛等辖区银行业“缩表”明显。

  截至6月末,青岛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总额2.1万亿元,比年初减少3.3%;本外币负债总额2万亿元,比年初减少3.3%。

  截至6月末,北京银行(7.460, 0.02, 0.27%)业资产总额21.20万亿元,负债总额20.32万亿元,分别较年初下降了1.8%和1.9%,主要是同业资产和同业负债总额比年初分别下降29.8%和13.5%。“减少资金空转的监管工作成效开始显现。”在此前举行的银监会例行发布会上,北京银监局副局长蒋平表示。

  位于长三角发达经济带的江苏辖区,银行业资产和负债规模较年初有所增长,但与去年同期相比,增速出现大幅下降。江苏银监局数据显示,截至6月30日,江苏银行(8.710, -0.08, -0.91%)业机构总资产余额为16.5万亿元,较年初增长5.73%,总负债余额为16万亿元,较年初增长5.88%;而去年同期,江苏银行业机构总资产和负债余额增速分别为11.16%和11.52%。

  从部分区域数据还可以窥见,股份制商业银行资产扩张受到抑制,出现“缩表”迹象。在宁波辖区的统计口径中,截至6月末,股份制商业银行资产总额为5144.08亿元,增速同比下降了2.18%。

  这其实也与大趋势基本吻合。中信建投的研究报告就指出,股份制银行资产增速下降速度最快,从去年年末的17.54%环比下降到一季度的13.81%,二季度继续下降到8.86%,环比降5%。

  值得注意的是,在盈利方面江苏区域分化明显。比如,截至6月末,江苏银行业税后净利润为988.71亿元,增速为8.79%。但是分开来看,政策性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净利增速较去年同期出现负增长,尤其股份制银行下降了6.54%。而大型银行净利增速较去年同期上涨9.83%,城商行更是表现强劲,同比增了24.66%。

  已披露的13个区域银行业资产质量,看起来也“冷暖不一”。

  黑龙江、甘肃、青岛以及贵州四个辖区银行业,不良率出现反弹,且都超过了2%,高于二季度末全国商业银行不良率1.74%。

  其中,甘肃辖区银行业不良率逼近3%。数据显示,甘肃银行业今年二季度末不良率为2.78%,而一季度末是2.07%,去年同期不良率为1.95%。但是,甘肃银行业二季度末拨备率没有提高,反而比一季度下降不少,二季度末拨备率为129.43%,一季度末的拨备率为167.42%。

  较为严峻的是黑龙江省银行业资产质量,不良率依然超过3%,为已披露数据中最高。来自黑龙江银监局的数据显示,该省银行业二季度末不良率虽然较年初下降了0.06个百分点,但仍为3.38%。

  这实际上与区域发展特征紧密相关。位于东北的黑龙江省近几年来银行业不良率居高不下,2015年底时不良率高达3.6%。彼时,有银行业研究员表示,东北地区汽车、装备制造、煤炭等传统产业发展遇到较大困难,经济发展明显放缓,所以银行业不良情况较为严重。

  与东北、西北等地区反差较大的是,金融机构资源集中、经济比较发达的地方银行业资产质量压力较小。比如上海和北京,不良率都控制在1%以内。

  据上海银监局近期披露的数据显示,截至6月末,上海银行(18.500, -0.04, -0.22%)业机构不良贷款率为0.59%,较年初下降0.09个百分点,创下了近四年来新低。而北京银行业不良贷款率更低,仅为0.37%,比年初下降0.22个百分点。“这远低于全国银行业的平均水平,对大额不良贷款的集中处置工作成效突出。”蒋平表示。

  就未来商业银行资产质量而言,交通银行(6.240, -0.02, -0.32%)金融研究中心连平团队发布的报告认为,短期内信用风险压力依然存在,在金融和实体经济去杠杆背景下,不良贷款仍有一定反弹压力。